中廣學刊2022年第4期
■要載
5 緊跟時代步伐,以大歷史觀、大時代觀
開拓主題精品劇創作新境界/聶辰席
■聚焦:北京冬奧會傳播實踐創新與理論思考
8 儀式·意義·認同: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與中國形象塑造
/薛文婷 張麟 胡華
12 從北京冬奧會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/方圓 李春
15 北京冬奧會背景下奧運類電視節目的空間敘事與現實價值/李晶
18 科技冬奧與轉播創新
——兼論北京冬奧會對體育賽事轉播的未來影響/韓強
24 從北京冬奧會賽事解說看解說員語言能力培養和評價體系建設
/尹素偉
27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冬奧會國際傳播影響力研究/魏偉
31 為雙奧之城譜寫閃光篇章 為奧運盛事鐫刻時代印記
——北京廣播電視臺全媒體全景式報道北京冬奧會/劉曉雋
■專論
35 廣播電視公共服務:從提質增效到提檔升級/楊明品
38 面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影視制片管理人才培養路徑探析/李陽
■個案研究:央視頻“央young”系列節目的話語體系創新
41 新媒體語境下綜藝節目年輕化語態的重構與創新
——以央視頻“央young”系列節目為例/梁自強 吳迪
44 新型主流媒體話語體系的創新建構
——以央視頻“央young”系列節目為例/許可
48 融合創新:語態變革與價值引領
——以央視頻《央young之夏》為例/劉念 郭爽
50 主流媒體如何打造主播新媒體綜藝節目
——以央視頻《央young之夏》為例/韓欣
■討論與思考
52 數字經濟背景下我國電視節目觀眾變化與拓展策略研究/馬萱
55“技術+文化”新聞傳播數字化轉型模式研究/楊玉珠
57 典型人物報道的宣傳價值和傳播力探析/孫海明
60 融媒環境下地方主流媒體如何做好輿論引導工作/唐村虹
62 互動儀式鏈視域下主流價值的“破圈”傳播
——建黨百年融媒報道的創新實踐/羅依坤
■電視劇研究
66 當下扶貧劇中的形象建構與審美創新/馬慧茹 冶進海
69 中國影視劇中女性形象變遷研究/朱凱
72 粗糲現實主義的溫情鏡像
——論電視劇《人世間》的主旨與魅力/周安華
76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中國故事
——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《香山葉正紅》主要演員創作談/張歌
78 新媒體時代都市類現實題材網絡短劇的創新與突破
——以《我是余歡水》為例/林子青
■征文:第十六屆寧波廣電杯“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,
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”
81 中國共產黨廣播電視思想的歷史演進與經驗啟示/覃信剛
98 媒體融合背景下“兩山”理念的傳播策略及實踐路徑/常凌翀
101 新時期紅色文化資源傳播的樣態及創新實踐/劉月彤
103 文藝戰線展現文化自信的實踐邏輯/縱梅
106 政論專題片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策略研究/殷凌凌
109 邊疆民族地區縣級媒體做好黨史宣傳的兩個關鍵/周德光
■節目創新創優
111“問政”節目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助力政府管理
——以蘭州廣播電視臺《落實進行時》為例/童賢方
115 歌以詠志:文化綜藝節目《流淌的歌聲》的三重創新/王燕
118 中國文化的多模態具身傳播
——以《典籍里的中國》為例/楊國藏 張立改 馬瑞賢
121 科普新聞的融媒實踐創新
——以《大國工匠朱恒銀:向地球深部進軍》為例/賈雪帆 侯研娜
■交流之窗
124 多平臺協同實現主流價值傳播力“聚變”路徑初探
——兼論2022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的傳播效果/戴元初 劉一川
128 廣電信號傳輸事業單位績效激勵機制改革思考/劉穎悟 莊震
133 共建共享“一張網” 共融共贏“一盤棋”
——河南構建省市縣一體化全媒體傳播體系研究/常智明 王銳鋒
■觀點
136 如何讓傳統文化延續下去等6條